1969年,中央下了一道命令:拆除旧天安门城楼,在原址按照原规模和原建筑形式重新修建。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,天安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,永乐皇帝从南京迁都北京前夕,在全国范围内征召了一批能工巧匠建造北京城,承天门就是其中的一个,在之后的两百多年里,承天门数次毁坏和重修。清军入关后,顺治皇帝对承天门进行大规模的重修,并改名天安门。 这是一座数百年的古建筑,那么中央为何下令拆除重建呢? 天安门简史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,将大都改名为北平府,朱元璋四子朱棣10岁时,被封为燕王,北平就是朱棣的封地。朱棣在北平经营多年,有着较强的影响力,后来夺取皇位后,就有迁都北平的想法。 朱棣首先将北平改名为北京,参考当时的南京城,扩建北京。承天门是皇城正门,由建筑大师蒯祥负责设计建造,建成之后朱棣龙颜大悦,称他为“蒯鲁班”。 但承天门自建成之后就“命运多舛”,在明英宗时期,承天门被雷电击中引起大火,因为上面都是木质结构,过去的灭火手段效率比较低,大部分都化为了木炭,朝廷花了很长的时间才修复。 在崇祯末期,李自成攻入北京后,椅子还没坐热,吴三桂就引领清兵进入山海关,李自成的农民军不是清军的对手,一败再败,清军兵临北京城下,李自成在撤退前,放火焚烧了宫殿,其中就有承天门,这一次承天门遭到严重的人为破坏。 清军入关后,也准备定都北京,而皇宫的不少建筑又被李自成破坏,顺治皇帝下令将承天门重新修缮,并将其改名为“天安门”,沿用至今;这一次修建,还在原来的基础上,修建了一条护城河,同时在河上修筑了七座石桥,也就是现在的金水河和金水桥。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,曾炮击了天安门城楼,因此时清朝摇摇欲坠,国库本就没有多少钱,还得赔付八国联军4.5亿白银,拿不出更多的钱大规模修缮天安门。清朝灭亡后,中国陷入了军阀混战的时期,谁也顾不上这里,直到新中国成立后,天安门才得到全面的修缮。 见证新中国的诞生。 天津战役结束后,傅作义深感不能再拖下去了,双方再次进行了会谈,傅作义终于下了最后的决心,宣布北平和平解放。 几天后,北平军管会以及市政府开始进城办公,开始全面接管北平,文化接管委员会奉命接管天安门,但此时的天安门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,交接的手续十分简单,只有一把锈迹斑斑的铁锁。 因为年久失修,天安门可以用“破败不堪”来形容,城楼上遍布着残砖断瓦,屋顶上杂草丛生,墙皮脱落,门窗缺失,有一块没一块,金水河中都是淤泥,可以闻到一股异味…… 七届二中全会后,党中央决定迁到北平办公,不久后就决定在合适的时间,举办开国大典;但选择在哪里举行开国大典,却成了一个问题。 有两个地点:第一个是南苑机场,第二个是天安门广场。 两个地方都有利有弊。南苑机场前不久就举办过一次阅兵式,场地没有问题,而且距离城区远,不会影响交通,但因为位置比较偏僻,交通不便,而且还得建一座“阅兵台”。天安门城楼是现成的“阅兵台”,交通便利,但是场地不及南苑机场,而且还会影响市内的交通。 两个方案都上报了中央,毛泽东、周恩来、朱德等人反复权衡后,最后拍板: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。 因为天安门广场以及天安门城楼还未来得及修缮,北京市政府接到命令后,就开始着手准备修缮天安门城楼以及广场的工作,将表面看得到的一些损坏件进行修缮,至少得保证在开国大典时,看起来不会很破烂。 自开国大典之后,每到重大的节日,都会在天安门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,毛主席等中央领导都会登上天安门城楼,因此要绝对保证天安门城楼的安全。 开国大典结束后不久,北京市政府开始邀请国内的建筑专家研究修缮天安门的方案,但朝鲜战争爆发后,中国派遣志愿军入朝参战,全国的重心都放在了抗美援朝上,耽搁了修缮天安门的事,直到1952年才全面开始修缮天安门。 重建天安门城楼。 天安门毕竟是一栋数百年的建筑,只靠修修补补,还是存在安全隐患。 1966年3月8日和22日,河北邢台发生了6.8级和7.2级的大地震,波及周围的多个省市,震区出现了不少的地裂缝、滑坡的情况,这次地震的破坏力同样也波及北京,导致本已损坏的天安门情况日益严重。而且这段时间,中央经常在这里举办各种活动,中央领导都会登上天安门城楼。 北京市政府组织专家对天安门城楼进行一次全方位地“体检”,发现了很多严重的问题,受到地震的影响,很多檩、枋都出现脱落或者直接断裂,加上之前在建造的时候,一些设计不合理,而且有偷工减料的情况,又长期缺乏维护,经过这一次地震,整体木架结构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变形。 专家在检查时,发现了一个让人惊出冷汗的问题:毛泽东在天安门休息的位置后的大柱子,虽然外表看起来完好,但里面有10米已空心,非常地危险,立即上报给了中央。 中央对这个问题非常地重视,还好及时地发现,否则如果发生意外,后果不堪设想,过去简单修修补补无法解决根本问题,治标不治本。于是在1969年作出了一个决定:在原址按照原规模和原建筑形式重新修建。 作出这个决定时已是冬天。北京的冬天不适合做建筑,因为刚搅拌好的水泥还没有开始使用,就会在寒风中凝结,但因为1970年五一劳动节,要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活动,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都会登上天安门城楼,所以必须抓紧施工。 时间紧任务重,天安门的工艺复杂,施工难度大,大家对翻修的意见一直无法统一,各有各的道理。 有人提议让外国建筑企业来承包,但他们认为重建得三到五年的时间,如果加班加点的话,最快也得两年才能交付使用,这远远不能满足1970年劳动节的需要,周总理认为不能崇洋媚外,我们自己修建。 担负重建天安门任务的是北京第五建筑工程公司。 当时重建天安门并不是一个公开的项目,而是需要严格保密,因此北京第五建筑工程公司对参加建设的工人进行了筛选,除了技术好之外,政治上也要绝对地可靠,全部要通过政审。 五建抽调了一批技术最好、根正苗红的工人,按照军队的编制,组成木工连、瓦工连、彩油连、架子连和混合连等多个施工连,每个连下面有相应的排、班,并要求所有工人上不告父母,下不告妻儿,每个施工连都有自己的证件,每道工序之间都不允许相互打听,同时为了保证决定的安全,中央还派出两个连的解放军,分散到各个施工连,参与施工。 因为天安门是秘密施工,在拆除之前,要先用苇席在天安门周围搭起一个巨大的天棚,将天安门包裹得严严实实的。 席棚连连长杨贺林,先绑了一个模型,因为有几个工人之前从事过多年的相关工作,一看就明白了要怎么做。这项工作要与架子连的工人相互配合,架子连改变了以往钢管撘架的方法,用几个杉蒿绑在一起,一层层地连接,仅用了一个星期多的时间,就把整个天安门城楼包裹得严严实实的,外人根本不知道里面在做什么,连近在咫尺的中山公园以及文化宫的工作人员,也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。 同时为了保温,还专门修建了一座锅炉房,在冬天施工时,尽管外面天寒地冻,但里面却温暖如春。 将旧城楼拆除是开工后的第一个项目。 天安门城楼上到底用了多少木料谁也说不清,而且拆下来的东西,无论多大的结构,都找不出一颗钉子,中央要求新建的天安门城楼,形制以及规模都要和一样,五建派出木工连的姚来泉与测量局的同志相互配合,对所有的斗、拱、柱等一一进行测量,每一件拆下来的木制结构件,都是照着原样画图,并标清楚方向位置,拍成照片,再交由工厂,按照图纸进行制作,因为配合默契,只用了一星期的时间,就将天安门城楼拆除。 在拆除时,工人在天安门城最高的脊瓦发现一个古代的“镇楼之宝” 当时木工连的姚来泉根据命令,带着两个工人爬到脊瓦的最高处数脊瓦的数量,在砸开中间黄色的琉璃瓦后,发现了一个大约30厘米的方形盒子,上面雕着二龙戏珠的图案。 领导让姚来泉撬开后,从里面拿出了一个金元宝,虽然因为存放的时间太久,没有那么地光亮;继金元宝之后,姚来泉又摸出了一块宝石,以及黄豆、高粱、黑豆、谷子、玉米,在请教了古建筑专家后,才得知这是一件镇楼之宝,古代封建迷信,在建造房屋的时候,会放上一些“辟邪”的东西,以求平安。 后来新建城楼时,木工连的组长姚来泉,也在原来的位置,放上了一块现代的辟邪物:一块高17厘米,宽12厘米,厚3厘米的汉白玉石,上面刻着1970年1-3月重建的字,成为天安门重建的见证。 拆除天安门可谓是又惊又喜,发现了镇楼之宝是“喜”,但紧接着“惊”就来了。 在拆除一处墙壁时,有一个工人发现了一枚炮弹,大家紧急撤离,公安以及专家鉴定后,这是一枚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的炮弹,但奇怪的是,这是一枚完整的炮弹,如果是击发未炸,也应该是只有弹头没有弹壳,如果是有人故意放在这边,一发炮弹又有何作用?从第一枚炮弹发现开始,工人们后面施工时,又发现了几枚一模一样的炮弹,但由于当时修建天安门是极度保密的工程,这些炮弹都是公安拿走了。 因为天安门城楼原本就采用了大量的木料制作而成,仅柱子就有16根,每一根长12米,重达好几吨,一辆车只能拉一根,在拆除完毕后,就开始寻找合适的木材。 当时在海南岛以及西双版纳都发现了合适的木材,海南政府得知是修建天安门要用到,立即表示:只要是天安门需要,哪怕是海南人民一根一根地扛,也要将木材送到天安门去。 因为运输的问题,火车太慢,一架直升机吊不起来,两架同时吊又有危险,最后从海外进口了一批类似于红木的木材,这种木材的有一个有点,遇到火只冒烟,不会着,对天安门的防火有帮助。 周恩来总理一直在关心工程的进展,一些重大的问题,全部由他拍板决定。在重建天安门两端的大吻时,对于图案和彩画的处理出现了分歧,有的人认为应该按照过去的方案,用金龙和玺,也有人认为,金龙和玺是封建事物,要用葵花向阳和延安宝塔。 周总理看后认为,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,原主体部分不要改,并指示:天安门彩画整体用朴素的“大丽花和玺”,勾头等小型琉璃瓦件可用向日葵图案,其余一切照旧,任何结构不得改动! 值得一提的是,天安门在重修时,只是将上面的部分拆除重建,底座并没有怎么动。虽然有数百年的历史,还是砖混的结构,但古人的技术不得不佩服,当年用的都是糯米汤和混合土制作的砖,用了这么久还是很坚固,要拆都很费劲。 与此同时,施工单位还在原有的基础上,小范围更改了一些地方。比如考虑到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检阅部队时,要从城楼的前廊往下走三个台阶,才能到达位于中间的检阅位置,施工队就计划将三步台阶改为一步,但后来又觉得三步变一步,也不是很好走,最后直接将廊台往前移至扶手处,拆除台阶,将栏板设置在扶手的位置。 负责活动摄影的中央新闻电影摄制部门也提出,过去因为天安门的灯光比较差,在摄制的时候难以反映出整个场景,为突出毛主席的形象,可以增加几个灯。 也有人提出,在举行活动的时候,领导或者嘉宾从城楼前往前廊时,因为台阶比较小,而且两边的栏板又比较高,记者因为不好拍照,故而都在正面走来走去,影响了视线,这也是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,因此工程师将栏板的长度改小一点,台阶也往里面移了二十厘米。 领导常用的休息室,过去用的是日光灯,因为考虑到当时日光灯的故障率比较高,怕关键时刻会掉链子,电工研究后,将日光灯改为了稳定性比较高的小花灯,同时将之前犹如“蜘蛛网”的电线,全部改为暗线,提升了美观等等。 这些虽然是一些小细节,但足可见当时施工单位的责任感。 值得一提的是,新修建的天安门城楼,“增高”了87厘米,因为地基的塌陷,天安门“矮”了一点,施工单位为尽量将天安门恢复到原有的高度,加大的斗拱的尺寸并调整举架,并吸收一些古代的建造技术,所以虽然增高了87厘米,但正常是很难察觉到高度的变化。 天安门重建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挂国徽,周恩来非常重视这一步,要求必须挂正,这个任务最后交给了姚来泉来完成。 天安门城楼上的国徽直径有1.7米,需要八个人才能抬上去,姚来泉在检查时,发现国徽背后写着抬国徽工人的名字,姚来泉向上级领导请示后,领导明确要求国徽不能留下任何的痕迹,于是他就将这几个人的名字全部擦除。 根据中央的指示,国徽的位置要对准北京的中轴线,一丝一毫都不能偏差。 这项工作要与测量局相互配合,测量局拿着经纬仪站在中轴线指挥,因为没有对讲机,测量局用旗子指挥姚来泉调整位置,一点点地测量,用了三个多小时的时间,才将国徽准确地挂在北京的中轴线上。 1970年4月7日,天安门城楼的重建工程全部竣工,并通过了国家的验收,当席棚以及脚手架拆除后,一座崭新的天安门城楼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。 从1969年12月15日开工到1970年4月7日竣工,只用了112天的时间,就完成了拆除、重建、油漆彩绘,在原有的基础上,增加了电梯、供暖、通讯等设施,施工最高峰时有2700余人同时施工,速度之快、质量之高,在世界上少之又少。
|